•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动态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成立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肿瘤康复分会成立
  • 法制讲座走进老年大学
  • 晋江市老年学学会5年出5本文集
  • 长治市老年学学会荣获全国老年学论坛组织奖

通知公告

  • 关于注销中国老年学学会老龄产业委员会和浙...
  • 关于举办第十二期“全国老年学前沿理论与实...
  • “中国长寿之乡”第三次联席会议暨主题论坛...
  • 关于成立“老龄智库专家委员会”的决定
  • 关于推荐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创新人才人选的公示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1 > 信息摘要

血小板微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

【出 处】:

【作 者】:

【摘 要】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微粒(PMP)的变化对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ACS患者ST段抬高型心梗(STEAMI组)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AMI组)20例,不稳定心绞痛20例(UA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组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和CD40L含量的变化。根据GRACE评分法将ACS组60例患者分为高危组(GRACE评分≥133分)34例、低中危组(GRACE评分<133分)2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微粒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并观察两组的住院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心衰发生率、28天的死亡率,并继续随访24个月的再次心梗、1年死亡率情况。分析血小板微粒值的高低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患者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NSTEAIM组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STEAIM组(P<0.05);UA组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STEAIM组(P<0.05);低中危组患者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高危组(P<0.05);低中危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心衰发生率、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继续随访24个月后低中危组患者再次心梗率、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论 PMP的变化可以预测老年ACS患者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

相关热词搜索: 血小板微粒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活化

上一篇: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对比
下一篇:共情技术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5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44509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建外外交公寓6号楼    邮编: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