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的预后差异
【出 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
CAS
CSCD
2015年第0卷第1期 48-50页,共3页
【作 者】:
沈建松
;
徐敏
;
唐炯
;
宫壮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对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ARF)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117例老年重症ARF患者,根据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分为短时组和长时组,比较两组患者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存活率、生理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等的差异。结果老年重症ARF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后存活率为46.15%,短时组的存活率为50.00%,与长时组(4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p H值、HCO-3、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a+、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肌酐(SCr)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短时组和长时组BUN变化值、SCr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长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慢性肾脏病史(RR=2.642)、糖尿病(RR=1.939)和肾外器官衰竭数(RR=2.15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肾脏替代治疗老年重症ARF患者死亡率较高;短时间CRRT和长时间CRRT对于老年重症ARF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大;慢性肾脏病史、糖尿病和肾外器官衰竭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对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椎弓根钉技术在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