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IL-37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出 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
CAS
CSCD
2016年第36卷第1期 160-161页,共2页
【作 者】:
李相友
[1] ;
夏瑗瑜
[1] ;
罗丹
[1] ;
江杏
[1] ;
杜卫军
[2] ;
刘志军
[3] ;
张伟
[4]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7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CKD非透析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中IL-37的含量,使用高分辨的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37含量、平均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IMT值与年龄(r=0.41,P〈0.05)、血清IL-37(r=0.30,P〈0.05)及CD4-+T细胞阳性率(r=0.33,P〈0.05)均明显呈正相关。经校正心血管背景因素后,年龄(β=0.278,P〈0.05)和CD4-+T细胞阳性率(β=0.193,P〈0.05)仍与IMT有密切关系。结论患者血清中IL-37含量升高与IMT的关系可能是CKD引发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慢性肾脏病 白细胞介素-37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上一篇:脑钠肽联合生物电阻抗评价尿毒症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
下一篇:用ROC曲线确定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的最佳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