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测量的对比
【出 处】:
【作 者】:
【摘 要】目的探讨胸科老年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动脉压与有创动脉压的一致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胸科择期于侧卧位进行手术的患者140例,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监测非开胸侧上肢的无创血压和双侧上肢无创血压。根据侧卧位时有创收缩压值大小分为As组(收缩压〈90mmHg)、Bs组(90mmHg≤收缩压〈120mmHg)、Cs组(120mmHg收缩压〈150mmHg)、Ds组(收缩压≥150mmHg),根据侧卧位时有创舒张压值分为Ad组(收缩压〈50mmHg)、Bd组(50mmHg≤收缩压〈70mmHg)、Cd组(70mmHg≤收缩压〈90mmHg)、Dd组(收缩压≥90mmHg)。对各组患者的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进行差异分析,并对有刨动脉压与无创血压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4组患者开胸侧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s组患者非开胸侧无创收缩压与有创收缩压以及Bd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s组患者非开胸侧无创收缩压与有创收缩压以及Bd组患者非开胸侧无创舒张压与有创舒张压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6(P〈0.01)和r=0.912(P〈0.01)。结论胸科侧卧位手术中非开胸侧较开胸侧的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动脉压相关性更好,当收缩压为90~120mmHg以及舒张压为50-70mmHg时,非手术侧无创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准确反映血压变化,但是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时有创血压的监测更准确。
上一篇:人工虫草制剂干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荟萃分析
下一篇: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