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药神经肌肉阻滞期间TOF的T1与TOFcount对比
【出 处】:
【作 者】: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定性方法评估TOFT.水平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08例,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用TOFWATCHSX监测仪以TOF模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同时在同侧手应用目测法观测单次静注2×ED95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肌松监测仪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的恢复过程。按给予的不同肌松药将患者分成男性罗库溴铵组(Rm组)、女性罗库溴铵组(Rf组)、男性顺阿曲库铵组(Cm组)及女性顺阿曲库铵组(Cf组)。记录TOFWATCHSX监测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T1值、T4出现时的TOFr值;Tmax到T1出现时间(T0~T1)、T1到T2再现时间(T1~T2)、T1到T3再现时间(T1~L)及T1到T4再现时间(T1~T4)。目测法观测当TOFcount:1、2、3、4时,肌松监测仪实测的T1值,记为C1、C2、C3、C4;记录Tmax到TOFcount1出现时间(T0~C1)、TOFcount1到TOFcount2再现时间(C1~C2)、TOFcount1到TOFcount3再现时间(C1~C3)及TOFcount1到TOFcount4再现时间(C1~c4)。结果四组分别比较R~C1、T0~T1,Cm组较Rm组时间长(P〈0.05),Cf组较Rf组时间长(P〈0.05)。分别比较C1~C2、C1~C3、C1~C4、T1-T2、T1~T3、T1-T4,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总体C1~C2与T1~T2比较、C1~C3与T1~L比较、C1~C4与T1~T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应用TOFWATCHSX所测得的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实测T1值为4.0(3.0,4.0)%、12.0(10.0,16.0)%、22.0(18.0,27.0)%、27.0(21.3,33.0)%。当TOFcount=1时,四组患者实测T1值为0。当TOFcount:2、3、4时,所对应的实测T1值为0.0(0.0,3.8)%、6.0(5.0,9.0)%、9.0(6.0,13.0)%。结论肌松药从深度阻滞到早期恢复阶段罗库溴铵较顺阿曲库铵恢复快。目测法观测TOFcount1出现较加速度换能器肌松监测仪测到的T1显现早。根据TOFcount
相关热词搜索: 罗库溴铵 顺阿曲库铵 TOF 目测法 TOF count
上一篇: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
下一篇:沙格列汀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